鲸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想象到观览海洋生物在哪里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a_5824556.html

「本文来源:学习时报」

宣统元年(年),已经执掌后宫的隆裕太后决心修建一座“水殿”,亲题殿名“灵沼轩”,计划在殿中下层蓄养鱼群,以环绕一周的玻璃为窗增加观赏效果,观者可在殿内透过玻璃欣赏鱼景,宛若置身海底,因此“灵沼轩”亦称“水晶宫”。

然而在遥远的古代,除了靠海谋生的渔民,能近距离接触海洋生物的人并不多,神秘大海里的众多生灵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存在于文人的作品里。

对海洋生物的记录与想象

历史上的中国常被认为并不太重视海洋的价值,但事实并非如此。汉武帝一生至少10次东巡观海;秦始皇更是一个极其向往海洋的皇帝,他曾在芝罘等地刻石,以记颂其武功威德,并手持连弩射鱼,还派遣方士徐福入海求仙,寻找长生不老药,支持了最初的海洋探索活动。

寻药的徐福最终下落不明,后人认为他到了日本。而在当时,他的不归,预示着秦始皇一系列希望落空的同时,似乎也是对海洋无以回应的最终注脚。海洋幽暗而阴晦,充满未知的危险,“未知”既是一个让人恐惧、敬畏的开始,也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源地。

《山海经》这部古老的奇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书写海洋的经典之作。前5卷是“山经”,中间有8卷是“海经”,后4卷是“大荒经”,最后一卷为“海内经”。虽然“山经”在前,但从篇幅来看显然“海经”居多。书中描绘了许多与海洋有关的生物,比如《大荒北经》里的烛龙,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还能呼风唤雨,眼睛一睁一闭就是昼夜的轮转,如同大海恒动不息形象的化身。对远古人物的描绘也常打上海洋底色,比如刑天,他来自炎帝族,居住于海边,在《山海经》中的形象犹如螃蟹。

古人对海洋生物的记录不仅仅是想象,也包含了认真的考据。明万历人屠本畯著《闽中海错疏》,记载了福建沿海地区的水产动物的形态、习性以及分布等,对海洋生物分类有一定贡献,但其首要书写动力还是“物之大莫若鱼,而味之美亦莫若鱼”,大概“吃”是人类开发世界的永恒动力吧。“海错”一词出自《尚书·禹贡》,中有记载“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后成为海味、海洋生物的统称。

另一本据说是乾隆皇帝枕边书的《海错图》,也是位画家兼“美食家”的杰作。此书是清代画家聂璜所著,共有4册,记载了多种海洋生物,被誉为藏在故宫的古代“海洋博物馆”。上述关于“海错”的著作,无不透露出作者对美味海鲜的深爱,说他们不是“吃货”也实难令人相信。

不过,《海错图》不仅有大量的纪实作品,也添加了不少想象成分,像会吃人的“海蜘蛛”以及寓意不吉的“海和尚”,等等。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子不语》中对海和尚进行了描述,说是“遍身毛如猕猴,髡其顶而无发,语言不可晓”。

在各地方志中记载的故事也不少,像康熙二十八年渔民在富宁州海上捕获了一只大鳖,刚露出水面,一看居然挂着一张人脸,吓得大家又慌忙把它丢了下去。海中既有美食也有危险,海洋代表着未知、冒险和边缘,也象征着奇幻、利益与霸业,勾起人类无尽的征服欲。

贸易的动力

在中国*治和舆地学认知里,海洋已经到了一个王朝统治能力的边缘,也是人们可知事物的边界。然而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航行路线不断开辟,航海图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航海图是南宋《舆地图》,标注了到达日本的航线。但至今可见的航海专图,应是明代摹绘元代的《海道指南图》。明代是中国航海图制作的巅峰,“郑和下西洋”后《郑和航海图》随之被绘制。

清代大规模的官方航海活动已不多见,但对海洋贸易早已司空见惯。《管子·禁藏》对海洋之利分析透彻,“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经济利益一直驱使着人们泛舟于波涛之中。历史上,对南中国海至南太平洋地区的海参贸易,中国实现了长期掌控,到18世纪70年代,中国的市场价值已令人无法忽视。

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让英国商人积极寻找高利润的对华贸易品,于是通往中国的“极东航线”(英国探寻的连接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航线)被开辟后,殖民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大洋洲海域分布广泛的海豹,它们的毛皮能在广州获得巨额利润。航海图的日趋成熟与世界贸易发展相辅相成,全球化的深入带来了近代海洋贸易的繁荣,也催生了知识的共享。

水族馆与海洋研究

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对大自然征服的重要一步,是给生物进行种类划分,“博物志”知识开始从纸面阅读变成观览。自年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展览的水族馆在英国摄*公园对大众开放后,柏林水族馆、巴黎水族馆等也相继建立。年,威斯敏斯特的水族馆里的一条鲸鱼,引起人们的极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