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视猛翻10倍她越美,我越不安 [复制链接]

1#
治好白癜风 http://www.xxzywj.com/m/

什么叫黑马神剧?

从开播至今,收视率一路猛翻10倍,豆瓣评分9.3,口碑直逼《请回答》。

作为目前年度评分最高的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在这个夏天,意外治愈了屏幕前的无数观众。

依旧是熟悉的大女主剧,只是这个女主,有点「病」:

走路一摇一摆像只企鹅;

总是重复别人的话;

还拥有「召唤鲸鱼」的超能力……

当她坐地铁紧张不安时,鲸鱼就在车厢外的空中游弋,一路陪伴着她;

当她灵光乍现时,鲸鱼就会从深蓝的大海中一跃而出:

这些剧中反复出现、耗资不菲的CG鲸鱼意象,的确带来了令人惊艳的视觉享受,也正暗示着观众们:

女主禹英禑是一个「自闭症患者」,鲸鱼只是存在于她脑海中的意象。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人们对鲸鱼却知之甚少,一如对庞大「自闭症人群」的惯性漠视。

尤其这部热播剧中,禹英禑并非大多数缺乏自理能力的自闭症患者。她不但是个记忆力超群的天才,还是一名律师。

那么问题来了,一位如此耀眼的「自闭症天才」,真的能如导演所说,传达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吗?

还是说,会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星星的孩子」误解———将现实中的他们,置于一个看似浪漫神秘,却更加孤立、缺氧、生存艰难的玻璃罩子里呢?

禹英禑五岁那年,仍然不会开口说话,爸爸才带她去看了医生,结论是自闭症。

也正是这一年,小禹英禑展现出了天才的一面:

当父亲被房东殴打时,她脱口背出了《刑法》中的法律条款,一字不差。

她竟将无意中翻看的父亲的法律书,全记了下来!

于是凭借着过目不忘的超人记忆力,禹英禑一路开挂,以首尔大学法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在律师资格考试中一骑绝尘。

但在某一方面的超能力,并不能弱化自闭症带来的诸多不便。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ASD)。患者大多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极为狭窄的兴趣和爱好,与外界难以沟通、格格不入。

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断重复一些无意义的刻板行为,且这个模式不能被打断。

女主在进任何门之前,一定要掰着手指数三个数,才会走进来;

会下意识地重复别人的话、二倍速进行自我介绍;

只会吃能一眼看到全部食材的紫菜包饭,因为这样才「可靠」。

与此同时,还伴有行动迟缓、肢体不协调等症状。

公司楼下一扇普通的旋转门,在女主看来,就是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怪物」。每一次鼓起勇气后的迈步,都会被玻璃门撞到。

而地铁这样的通勤工具,密集的人群和狭窄的空间,对她来说,无异于另一场酷刑。

这些,还不是最残忍的。自闭症患者与正常人最大的差异在于——没有感知情绪的能力。

女主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但当她看见父亲不慎跌倒时,只是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

收到父亲的礼物,甚至要偷偷地翻看父亲拍摄的表情参考照片,才能学着露出笑容。

这对父亲来说,无异于世上最残酷的「刑罚」,因为他永远不会从女儿那里得到任何爱的反馈。就像他对女儿说的:

我的世界好像只有你和我,但你却一点儿也不在乎我。任何人取代我,对你来说都无所谓。

一句话,道尽了自闭症家长的酸楚。

无法感知他人的情绪,也意味着英禑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社交互动。顶撞上司的名场面,屡屡上演。

一次,上司夸奖她敏锐地看出了案子中的一处争议点,客套地说了一句:「做得很好,是我没看出来」。

英禑不能理解话中的客套,直接回到:「你现在知道还不晚」。

当这样一个自闭症天才,成为需要每天与人打交道的律师,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但编剧并没有为女主设置太多的挑战和刁难,她的职场进击之路在一件件并不复杂的案件中、在全员好人的善意环境里,显得异常顺利。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只会在荧幕中上演的童话。

但如果通过削弱症状,并附以常人莫及的「天才」标签,甚至将行为迟缓视作「可爱和卖萌」,这样的自闭症天才女主,还算是社会中的弱者吗?

当弱者的真实困境被美化,正常人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互助也会变得虚浮。

对「天才」二字的反复强调,何尝不是另一种「强者崇拜」呢?

当我们回顾影视作品里的自闭症患者形象时,我们竟然发现:

他们大多是「天才」。

无论是《雨人》中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在*场大杀四方的哥哥,还是智商超群的物理学家「谢尔顿」,以及《良医》中的天才外科医生。

▲影片《雨人》剧照

这些主角,无一例外都属于自闭症谱系中的「高功能自闭症」。

但在整个庞大的自闭症患者群体里,高功能自闭症仅占10%-15%。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天才,而只是拥有和普通人相当的能力值。

具有惊人天赋的,少之又少,所以他们也被称为「耀眼的星星」。

或许为了影视剧角色的可观赏性,「天才自闭症」几乎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流量密码。但也让自闭症这个群体的形象,在大众认知里变得越来越单一。

尽管治愈向的剧情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自闭症患者的真实困境,《非常律师》还是传达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即使是「耀眼的星星」,也无法改变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群体的歧视与偏见。

就拿女主的简历来说,第一页是满满的优秀履历,第二页则是一份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书。

几遍如此,名校毕业、专业第一的她,半年内找不到工作:大多数律所在翻开第二页的那一瞬间,就否定了她的一切。

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她没少被霸凌欺辱;

和同事一起去调查案件,反被现场的志愿者当成残疾人……

「天才自闭症患者」尚且如此,普通的自闭症人群则面临着更可怕的境遇。

第三集里,一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弟弟,在目睹哥哥自杀时,产生了应激反应:他不断捶打哥哥的胸口,并大喊着「找死!不可以!」,从而被认定为凶手。

尽管后来被证实无辜,父母却宁愿维护大儿子首尔大学医学生的完美形象,也不愿为自闭症的小儿子正名洗冤。

不明真相的网友更是出言恶*:

「医学生死了,留下自闭儿,这根本是国家级损失吧。」

「所以才说应该把他们统统隔离!」

无论「星星」是否耀眼、是否善良,在大众眼中,他们终归「不正常」,是理所当然被排挤的「异类」,是可以轻易被「牺牲」的那群人。

《非常律师》并没有去掩盖这些偏见,但可惜的是,都浮于表面、不具有代表性。比如将女主塑造成是智商过人的天才,而第三集那个相较之下的普通自闭症男孩,也是家境优渥的中产阶级。

她和他的苦难,是被智识或财富美化过的。

剧中围绕着女主叠满的浪漫与光环:认可她专业能力的上司、陪她跳着华尔兹克服旋转门的男主、虽然嫉妒仍仗义帮扶的女二……这些温暖的人事,的确治愈人心。

但,戳开童话的泡沫,正视自闭症群体的真实生活,才更有切实的意义。

目光回到国内,根据今年发布的《中国孤独症行业蓝皮书Ⅳ》,我国目前已经有超过万的自闭症人群,其中多万是儿童。

在他们当中,80%以上的人,没有独立的行为能力,没有任何社交,语言能力尤为匮乏。

自闭症的成因非常复杂,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和自我调节机制的缺失有关。也就是说,他们不会通过转移眼神、扭头回避等动作来过滤外界的刺激。

所以,他们不得不通过屏蔽整个世界的方式,来让自己免于伤害。

这是一群沉默的星星,在普通人之外的狭隘角落,独自发光。

在普通学校里,他们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会被要求「隔离」或退学;

而针对自闭症儿童治疗和干预的特殊学校,数量很少,且费用高昂。这就导致很多普通家庭的自闭症孩子,不得不终身「困守」在家里。

可一旦错过了6岁前进行干预的最佳治疗期,等待他们的,就是越发严重的行为退化和发展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对很多「星爸星妈」来说,唯一的心愿就是:

我希望,比我的孩子活得更久一点。

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天才,压根不重要:

我不希望他有高功能,比如会认很多字,会弹钢琴,会唱歌,但是暴力行为很多,自残行为很多。只要他情绪平静,性格温和,行为问题较少,能力较弱都没关系。

影片《海洋天堂》剧照

「星星的孩子」这个浪漫的称呼背后,是自闭症孩子无法融入社会的残酷现实,是普通家庭负担不起特教费用的无奈,是无数父母一次次抑制住「抱着孩子一起跳楼」的绝望。

我们理解《非常律师》想要传达的,是让这个社会变成一个弱者也能生存,充满关怀的社会。

可是,当疾病成为人物「浪漫化」的弧光,就大大消减了真实存在的艰难。

越是美化,大众离真实的自闭症群体,就越遥远。

真正的接纳,不是对天才的追捧、对疾病的猎奇。

而是对千万自闭症家庭的关怀和尊重,对自闭症患者多一份包容和理解,是社会能早日建起大规模的自闭症康复机构。

尽管「星星们」并不能理解这个世界,可人文的光,应当照耀到他们身上。

他们或许一生都不会渴望他人的拥抱,但也可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拥抱。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特殊的孩子,请给他们多一些关爱,你会发现:

不是天才的他们,也很美好。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星星小镇:一群自闭症家长的自我救赎》

2.不普通人类实录《「对不起,教一群自闭症孩子,我真的崩溃了」》

3.丁香医生《自闭症患者都是天才吗?》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怪怪

校对:秋秋

监制:眠去

出品:麦子熟了工作室

-THE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