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闵捷洪雪华朱宇轩)香港九龙土瓜湾,一条不太起眼的小街。“香港毛笔博物馆”,金字招牌,赫然醒目。
推开玻璃门,里面暗藏乾坤:四面展架上珍藏着玉石、鲸鱼牙齿、飞鼠毛、马鬃毛等材料制成的毛笔,馆内正中匾额下方,悬挂着一排大幅老照片,那是张家曾太祖父张鼎龙和六代制笔传人的画像。一条长案上摆着各式制笔工具,一位蓄须长者正坐在案前制作毛笔。
这位长者是清朝宫廷制笔手艺第五代传人张虹霓。他继承先祖们的制笔技艺,在香港这家创办40多年的毛笔博物馆里,延续着“毛笔世家”的家族传承。
图为张虹霓展示用槟榔果实现场制作的毛笔。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小标题)“嘉庆年间,曾太奶奶9岁入宫学习制笔”
张虹霓从柜中取出一个古色古香的长方形紫檀木盒,盒面刻有12生肖浮雕,盒中用红布裹着一枝青铜笔杆的毛笔,笔头散开呈菊花状。
“这是我曾太奶奶的手艺,我们家的传家之宝,清代道光皇帝御用的‘大清一统’笔。”抚着传家宝,年近70的张虹霓口音中还带着京腔京韵。
张家制笔素有家学。张虹霓曾太祖母张杨氏是满族人,9岁被选入沈阳故宫学习制作毛笔。心灵手巧的她很快发现用卷烟的方式制得的笔头更精细顺手,于是,张杨氏凭借一手轻拢慢捻制成的“大清一统”青铜菊花笔头毛笔,得到了清代道光皇帝的赞赏,并用作朱批御笔。
图为张虹霓在“香港毛笔博物馆”向观众介绍自己制作的新式毛笔。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张虹霓的曾祖母张陈氏善制湖笔和胎毛笔,祖母张段氏精通胎毛笔,母亲张翁氏则涉猎各类毛笔。张虹霓生长在制笔世家中,自幼耳濡目染,对制笔的热爱也悄然萌发。年幼的张虹霓说服祖母教他制笔,打破了张家制笔技艺传女不传男的传统,7岁时便师从祖母和母亲,开始学习制作毛笔。
(小标题)上世纪70年代,一对贺喜胎毛笔重燃制笔热情
“这是我来香港做的第一对儿胎毛笔。瞧,龙衣蟒袍,多吉利!”张虹霓从展架上取下一对笔杆以蛇皮装饰的胎毛笔,回忆起他当年到香港后如何重拾制笔热情。
张虹霓年来到香港。为了宣传毛笔制作技艺,他在不同路口摆摊,参加各类活动。但彼时香港无人重视毛笔制作,苦于无法维持生计,张虹霓转而在一家制鞋厂做学徒学习制鞋。
年,张虹霓鞋厂老板的儿子出生,大摆满月酒。按规矩,员工得为老板包个大红包,以表“孝敬”。揾食不易,一个月只得港币的张虹霓实在拿不出港币的礼金。苦思冥想中,他灵光一现,何不用家传制笔技艺做一对金色蛇皮“龙衣蟒袍”胎毛笔?老板见到这对精心制作的胎毛笔大喜,却不知这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竟是满清宫廷制笔世家的第五代传人。
正是这对金色蛇皮胎毛笔,让张虹霓的毛笔制作工艺走进了大众视野。越来越多人请张虹霓制作胎毛笔。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张虹霓搬到鞋厂天台的一个小单间,自立门户,专心制笔。
(小标题)“80后”制笔人:传统与现代混搭
不同于其他毛笔的古意,博物馆一个展架上的毛笔极具现代气息——一只只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白色笔杆,上面插着传统毛笔笔头。张虹霓告诉记者,这是伯裘书院学生的作品。“学生们都不拘泥于老手艺,他们用新技术制笔。”
为了提高香港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及书画的能力,伯裘书院举办了有关毛笔制作及书法学习的活动,并邀请张虹霓先生担任顾问和导师。张虹霓会与学生们分享毛笔制作的方法,他说,“以后希望向更多香港中小学推广毛笔制作工艺,弘扬中国毛笔文化。”
图为张虹霓展示学生们的书法作品。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令张虹霓欣慰的是,儿子张振宇继承了他的毛笔制作技艺,成为张氏制笔技艺的第六代传人。
“我自小生长在制笔之家,对传统毛笔制作技艺耳濡目染。我希望通过赋予毛笔新的寓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张氏制笔第六代传人,张振宇任重道远。
现如今,张虹霓致力于丰富毛笔博物馆,他组织“一人一笔一故事”项目,向社会各界征集跟毛笔有关的人和故事,修复、收集毛笔,并于今年3月和6月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了与毛笔文化相关的展览,矢志不渝传播和拓展与毛笔相关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