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来是在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发的,但众所周知的原因,如果我在全民健身日那天发这样的文章,编审是不敢通过的。
但是,每当我想起有很多人因为运动方法的不科学,不仅仅没有收到健身的效果,相反会损伤身体的情景就觉得如果我不提醒大家,简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犯罪。这是因为我是国家健康管理师,理应为建设“健康中国”工作贡献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上个月3日晚近九点,我一个朋友在长距离散步(暴走)返程途中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当场去世(当时,不到10分钟时间急救车就到了,但急诊医生发现我朋友已经没有生命指征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58岁时戛然而止,真的让人感到无比惋惜!剖析我这位朋友的死因,是因为他本来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加上工作一直很安逸(在*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上他生前一直很讨厌有氧运动,因此他的心脏抗压能力是很差的。
海量的运动医学数据一般可以通过有氧训练提高心脏功能。例如,通过正确的呼吸练习,如吹气球、收缩嘴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等方法及适当地慢跑、游泳、太极拳和瑜伽等运动可以提高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和通气功能,提高心肌细胞的活力。这样对心脏方面的疾病的确是可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对身体是非常有利的。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在中国大陆可谓是深入人心。但是,经过大量考证,“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的提出者竟然不是医学领域的专家,而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11.21-.05.30),但也有学者认为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
在这里,我不去深究“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的作者真正是谁,但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伏尔泰,他们的学识特长都与医学领域无关。
不过,据百度百科上一个学者分析,生命在于运动是体育哲学运动观和生命观的重要命题。他认为,这句话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著名论断,并指出生命运动是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蛋白体是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运动是蛋白体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生命在于运动的内涵是:生命的产生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生命的存在在于运动,运动也是生命存的基础,要维持生命体存在,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生命的发展在于运动,运动又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外延是:生命运动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运动,更包括人类生命体运动;对人体生命来说,不仅指机械运动,还包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不仅包括宏观的躯体运动,还包括微观的细胞运动、分子运动等诸多运动形式。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句话有失偏颇:“‘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误导了不少人。何以见得?这句话如果是指体育运动的话,我认为是不确切的,有鼓励人们拼命去锻炼的意思。因为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爱好体育运动的人,平时看起来确实比一般人要健康;但另外一个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就是那些爱好体育运动的人,并不见得长寿。相反,那些不爱体育运动正常生活的人寿命反而不短。与此同时,我从女人比男人长寿这个结论中也有同样的感悟:女人压力轻做家务事多,男人压力大干体力活多;一个是轻微运动,一个是激烈运动,所以女人比男人长寿。这个结论正确不正确,大家可以商讨!体育运动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人的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促进人体健康,但必定对一部分人体器官造成损害,从而使其过早退化。这就是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短暂健康但不能使人长寿的原因。人来到世界上不容易,我们不但要考虑健康,而且还要考虑长寿。两者要兼顾才对。实际上,完整地全面地客观地解释生命现象,应该这样说——生命在于人体内部运动。只有在人体内部运动不太正常的情况下,也就是消化不良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下,才不得不用体育运动这个手段。因为体育运动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有的器官受益,有的器官受损。而生命的长短不是以最好那个器官来决定的,而是由最先损坏的那个器官来决定的。所以,我认为还是以不损害人体器官的静功为好!”
另一位学者的文章也传递了对上述这位学者的肯定:“‘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运动的好处,但有人提出几乎所有长寿的人都不是经常运动,而且很多运动员也并不长寿,反而身体早早就出现各种问题,那么运动和静止,哪个会让人更长寿呢?
一、到底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使人长寿’?
实际上,科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鼠、兔等小型的哺乳动物心率很快,但它们的寿命只有几年,大型哺乳动物如鲸鱼的寿命可达几十年,而它们的心率每分钟只有20次左右。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心率慢更长寿。
医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个现象,研究发现,心率越快,体内交感神经越活跃,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也会增多,因而出现血压升高等情况,而心脏的消耗也会增多。
国外曾经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长达26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心率每分钟低于50次或高于80次的人群,死亡率都会上升,心率每高1次,平均寿命就减少4个月,而心率每分钟在60次左右的人才更长寿。
此外,研究还发现,长期进行运动的人,他们的心脏得到锻炼,在运动时心率比正常人高很多,但静止状态下却比正常人低很多,而这些喜欢运动的人也比正常人更长寿。
这也就证明了:‘生命在于运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了更长寿就过度运动,凡事都应该适度,运动也一样。
过度运动可能带来以下几个危害:
影响肾功能:过度运动时,会导致肌肉出现溶解现象,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导致肾小管堵塞,从而影响肾功能。
运动型贫血:过量运动时,身体排出大量的汗水,会导致血液中的铁离子等金属离子也大量流失,从而造成缺铁性贫血,也被称为运动型贫血。
脱水:过度运动流失大量的汗水,还会导致机体流失大量水分,因而引起脱水现象,比如在炎热的夏天,过量运动就会导致中暑。
因此,只有适度运动才能使人长寿,那么,怎样才算适度呢?
二、适度运动使人长寿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曾经对名年龄在70岁以上的人进行医疗记录的调研,此外,还对他们进行了跑步强度的测试和运动负荷的测试。
结果显示,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坚持走路或者骑30分钟左右的自行车,长寿的概率会增加一倍左右。调查表明,身体强壮的人比身体素质差的人至少长寿10年。
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结果印证了长寿与否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因素不存在关系,如果没有运动,不管有无健康风险因素,死亡的风险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要想通过运动保持长寿,还得控制好运动量。有专家表示,当运动后的心率比运动前的心率增加50%左右时,是比较合适的运动量,如果超过这个范围,说明运动有点过量了,应减缓运动强度。
对于心率的涨幅,光凭借自己对身体的感知是不准确的,如果运动前后的心率把握不准,很容易造成运动过量,如此一来运动反而成了减少寿命的‘凶手’,因此在平时的运动中,想要准确的掌握运动前后的心率波动情况,可以随身携带智能手环,帮助你随时掌握身体健康状况,游泳爱好者也不用担心,这款智能手环遇水也不怕,因为它还有防水防电的功能。
此外,如果运动后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脱水等症状时,也说明运动过量了,这样不但不利于长寿健康,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其实,除了运动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决定着能否长寿。
三、长寿与否也跟个人体质相关
中国老年学会曾经做过调查,他们发现在长寿老人中,决定着他们能长寿的因素有60%来源于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心态,长寿老人大多表现乐观开朗。
其次是睡眠,当人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时,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行,体内的垃圾*素得到排泄,身体的免疫力也更强,因而更健康长寿。
此外,与他人拥有深度互动的人也更长寿。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这些交心的朋友愿意听你倾诉,帮你排忧解难,使消极的心情得到发泄,不至于把自己‘憋坏’。
现代医学也证实了,人类90%左右的疾病都与心情压抑有关。当一个人整体处于压抑状态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破坏,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都会随之而来。
但一个拥有乐观积极心态的人,各项机能平衡,更有益于健康长寿。
很多人在退休之后,奋斗目标突然消失,不论是精神状态还是健康状态都会逐渐下降,一些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心态也会处于消极的状态,从而影响到身体健康,也更难长寿。
因此,有奋斗目标、心态乐观积极的人,生活状态好,也更容易健康长寿。所以,在保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状态下,还要让自己每天拥有一个好心情,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静与动对生命的影响,我国传统医学怎么看,笔者建议对照《*帝内经》的相关论述进行探讨。
《*帝内经》在其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注:这段论述是岐伯对*帝关于“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提问的解答)。
尽管《*帝内经》成书时间很早,但根据国外很多学者研究发现,《*帝内经》上很多论述却能代表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IAC)召开第十次会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中医古籍文献《*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评审委员会高度评价这两部古籍的独创性及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两部作品入选对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传统医药典籍文献进入世界文献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成果。据美国《自然》杂志报道,中医将被纳入到最新版的全球医学纲要中。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中,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并于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帝内经》这句话看上去平平淡淡,但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那样:千百年来,这十六个字不知被多少经文引用过、也不知有多少人经常念叨过。简单平常的诗意般文字,实际上隐含了天地赐予的生命信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更凝聚了古代圣贤们千辛万苦的经验总结。然而时至今天有多少人会理解它、体悟它、又有多少人真正相信它呢?有人认为这是治疗当代人心灵疾病的一个良方。但我更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它都是治疗心身疾病的良方。
什么是恬淡?什么是虚无?一般狭义讲是指人的性格闲静、个性修养清素、欲望淡雅、胸怀的宽广。从广义讲是对不切实际的与自身不相匹配的名利的适时淡泊,同时它又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对天地间美好事物的坚信,一种对人世间美满精神生活境界的追求企盼。就如阳光雨露永远的伴随人类一样的意志毅力。虚、静、松、守,恐怕是这十六个字的核心。恬淡虚无更是为人处亊豁达开明而又不失原则、不弃底线。是漫长生活阅历的积累而形成的冷静、沉稳和细致。又是对人世间美丑善恶的爱憎分明。这是老子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维,是自古圣贤们的信仰。后来被佛教文化大量引用“至虚极,守静笃”,体现了佛教主张的事物因果关系论,道家的无为而治,空灵透净观,儒界的大徳大志,明心见性等精神内涵!
但是到现在这种思维意识已经被多数人抛弃,为什么现代的人那么浮躁?遇事那么急于求成?这个浮躁并非现代人竞争大压力大,而是因为自身心神不静。灵*不恬惔、潜意识膨胀所致。是灵*的躁动与不安、是一种缺乏预见性、规律性、本始性的盲从心态,是对天地人、对万事万物早期发展态势、时空演变规律的无知或忽视。这个是最重要的。就如当今社会人人都想发大财,“财”从何而来呢?
回过头来再说说运动健身这个问题。
现在,全国各地的每天清早和晚上,很多人都似乎加入了运动健身行列。但据多位记者调查发现,其中很多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运动健身爱好者,而是一种追赶时尚、秀自己的表现,难怪我总是看到运动健身行列中有不少人打扮的花枝招展,原来这些人是“装逼族”。
运动是可以健身,但是这不代表运动的多、大量运动就能健康长寿。别的不多说,只要我们去调查一下一些职业运动员,有多少人能是长寿明星。相反,绝大多数运动员的寿命都比较短。这反过来佐证了《*帝内经》的“以静制动”更有益健康的论断是很正确的,同时也昭示着“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长寿更在于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