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渔民们很早之前就发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在大地震到来前后,常能看到一些平时很罕见的鱼类出现在海面或者沙滩上,比如皇带鱼、大王乌贼、大王酸浆鱿等,因此这些鱼类也常被渔民们称之为“地震鱼”。
一群女生举着一条皇带鱼大王乌贼而据日媒报道,就在4月2日,有日本渔民在日本本州岛新潟市沿海的岸边,发现了一只体型很大的大王乌贼,长度可达3~4米,已经死在了沙滩上。
这已经是一个多月以来第2次在海滩上发现大王乌贼了,在今年的2月28日,渔民们同样在本州岛的鸟取县发现了一只体型很大的大王乌贼,当时有人将拍摄到的大王乌贼的沙滩上的照片发到了互联网上,还在日本引起了较长时间的议论,大多都认为或与地震有关。
大王乌贼是地球上体型最长的无脊椎动物,在生物学分类上,准确来说它并非是乌贼,而是叫做大王鱿,是头足类软体动物蛸亚纲大王鱿科,最新数据认为这种动物最长可达14米,体重可达~公斤。
在所有的软体动物中,它的体型仅次于中爪鱿(大王酸浆鱿),两者都属于深海动物,在海洋中生活的水层深度大致为~米,最深时甚至可达2千米,两者的共同天敌都是抹香鲸,这种鲸鱼可以深入到深海中去捕捉这些软体动物吃掉。
大王乌贼和大王酸浆鱿都很少会在海面上出现,更不会出现在沙滩上了,但是如果它在深海中遇到某种情况就有可能会上浮到海面上,不过上浮到海面上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这种深海动物有可能死亡,因为深海中的压力很大,而海面上的压力很小,所以当它上浮到海面上时,其体内的气压骤然增大,就有可能将它胀死。
那么它们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会上浮到海面上呢?地震地质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因为这一时刻地层中的氡气、二氧化碳、甲烷等会由于地质活动而从地层中释放出来,导致深海中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很可能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这时候的深海鱼类就有可能被驱赶到海面,也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死亡漂浮在海面上,其出现在沙滩上也就不奇怪了。另外,某些深海鱼类也有可能因为交配、洋流活动等原因浮出到水面上。
所以,深海鱼类出现在海面或者沙滩上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与地质活动有关,这并非没有道理,这样的情况现实中也有出现,有报道称年5月31日,台湾省台东太麻里的海滩上出现了一条皇带鱼(深海鱼类,并非带鱼),6月2日当地就发生了6.3级地震;年3月16日,日本秋田县有大王乌贼出现在海面上,隔天就发生了地震;年12月17日,日本青森县沿海出现大王乌贼,21日发生地震;年台湾省三仙台的渔民在海面捕获了一条皇带鱼,花莲地区不久后也发生了地震,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民间流传与地震有关有关的说法就更多了。
虽然不能说深海鱼类出现在海面上一定是地质活动造成的,但有一定的可能性是其促成的,所以沿海渔民称某些深海鱼为“地震鱼”,也是根据实践经验产生的叫法。不过也有的时候这类“地震鱼”出现后并没有发生地震,这是因为可能地震的前期活动出现了,地震鱼浮出水面,但是之后地质活动却又趋向于缓和,因此地震没有发生,但“地震鱼”的出现还是需要引起注意的。因此日本这次短期中海面出现两只大王乌贼,有地质专家称或预示着大级别地质活动的发生。
日本列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之处,其南部又是菲律宾板块,北部又有北美-堪察加板块,是地球上地壳板块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每年火山和地震活动占了全世界的1/4,而且时刻都在酝酿着大级别地质活动,虽然年3月份的东日本大地震刚刚过去才10年,但是日本的地质学家却通过地震仪器、海底扫描和卫星观测等多种手段测到日本北海道以东和东南一带,本州岛以南一带未来10年之中有发生8~9级地震的可能,日本气象厅也已多次提示做好减少损失的准备。
参考资料:
环球网4月11日文章《日本本州近海突现大王乌贼,一个多月出现两次,专家认为或与地质活动有关》
日本核污水要排入太平洋,太平洋那么大,为何盛不下日本的核污水
既能天上飞,又能海里游!我国研发海空两栖航行器,名叫“哪吒”
韩国五代机隆重亮相,用我国四大神兽捧场,命名还要压歼20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