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下洼镇按照滨州市委答好五张“考卷”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工作思路,紧抓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突出产业元素,强化*建引领,咬定“冬枣高质高效、群众增产增收”目标,以冬枣产业“双增双提”为核心,聚力实施强镇富民“六大工程”,全面提升下洼内生动力,擦亮沾化冬枣品牌。
强化“一个引领”,聚力实施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工程
将每个*支部打造成为基层组织力的承接点、集合点、发力点。自上而下抓主责主业。推动*建大网格与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健全镇村两级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职责。推出村级班子管理“三亮”机制。通过“月初亮承诺、月末亮进度、季末亮成效”“三亮”管理办法,督促村级年度发展规划“月月有进度、事事有进展”,通过评议亮牌、绩效考核,抓实支部评星定级,倒逼村级工作提速增效。抓好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全力做好软弱涣散村中期评估工作,以冬枣产业“二次创业”为契机,严格考核*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工作绩效,全面提升班子凝聚力、组织力、执行力。
狠抓干部能力提升,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广泛开展“四讲四堂八提升”业务大讲堂活动。通过主要领导讲*课、先模人物讲事迹、业务骨干讲业务、普通职工讲心得,开设“授课讲堂”“自荐讲堂”“读书讲堂”“移动讲堂”,迅速提升机关*员干部八项能力素质。持续推进“包村联户”服务常态化。实行“机关干部包村、*员干部联户”双下沉工作法,20名科级干部联系帮包4个管区62个村,上下联动、广泛宣传,将重点工作逐项分解,干部、*员带头攻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需求余件,参与走访宣传余人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
优化村级干部管理,巩固组织换届实效。探索实行村*支部书记专业化管理。将“*性强、品质高、素质优、威信高”的支部书记纳入专业化管理范围,落实“三强”*策,推动“头雁领航”优质优效。缜密开展发展*员排查整顿工作。对纳入排查范围的*员逐一审查,统一备案,优化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入*申请人、入*积极分子储备提升工程,按照每发展1名*员,至少有2名入*积极分子、3名入*申请人为储备条件,切实提升*员队伍质量。抓实*员教育管理。以区委*校西校区为培训阵地、以“星火·征途”*性教育基地为平台,*员“淬火工程”、新型产业工人培训、干部能力大讲堂等有效推进,一季度完成业务大讲堂2期、田间大课堂12期、专题讲座6场。
围绕“一个产业”,聚力实施冬枣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定好盘子,明晰目标抓推进。按照年初制定的下洼冬枣“一核两轴五区”产业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冬枣全域精品化进程,明确年内产业发展目标为:新建设施大棚亩,改良沾冬2号亩,沃土改良亩,新增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亩,创建6处合作社示范基地,组织经验交流会、技术培训班10期,重点建设完成北部万亩设施引领区和东部产业基础提升区,带动冬枣产业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找对方子,分档奖补抓示范。按照“以奖代补、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坚持*策引导、靶向发力,狠抓设施提质不动摇。一是加快万亩大棚片区建设。以北部荣乌高速下洼出口和东部杨营等村为两大中心,建设2.3万元每亩的高标准钢架大棚,落实每亩地1.3万的发展奖励金,剩余1万元由农户分十年还清。二是加快30处百亩以上示范园建设。重点鼓励各村发展成方连片的百亩集中片区,并对竹顶棚、水泥立柱钢架顶棚和全钢结构棚每亩分别给予、、元不等的发展奖励。三是加快N处交通主干线沿路采摘园建设。对沿永馆路和东滨路两条交通主干线两侧不间断延伸的亩枣园每亩给予-元的发展奖励,鼓励农户进行设施化栽培。四是加快沾冬2号新品种改良进度。对以上三类片区内嫁接沾冬2号的枣园每亩给予元的奖补,确保6月底前完成全年亩新品种改良任务,力促设施大棚+沾冬2号这一“*金搭档”在下洼全面铺开。
理清路子,多措并举抓提升。一是强化*策扶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建设资金作为产业发展奖励金,对示范合作社创建村、设施大棚建设户和新品种改良户进行奖励补贴,用*策激励群众,解决群众因资金不足导致想建不敢建、想改不敢改的后顾之忧。二是强化技术培训。列支培训资金,组织乡土专家、种植能人成立30人以上的红旗专家团队,落实技术帮包网格,提高冬枣商品果率。同时,强化“走出去、引进来”,邀请陕西冬枣种植专家到我镇开展现场授课,解决新品种大棚冬枣种植户都有人管的问题。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实行挂图作战,把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到地块,实行“每天一调度、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比”的工作机制,对工作进展缓慢的,查明原因,视情作出处理。
截至目前,全镇完成大棚建设亩,其中包括曹庙片区45亩钢架棉被大棚;完成沾冬2号改良亩;完成沃土改良亩;新应用水肥一体化亩;4处合作社示范基地已完成建章立制和社员纳入,实现组织化运营;累计开展技术培训班7期。
创新“一个模式”,聚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工程
持续推进*组织*治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着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瓶颈和种植碎片化严重、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今年,镇财*列支万元作为*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基金,帮助抓好6个合作社规范提升,推动实现“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产业化”,打好群众、集体双增收“攻坚战”。
建强两支专业队伍,推动高效运转。建强班子队伍。推行村“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及*员代表担任理事、监事,镇*委牵头组织各村进行集中培训,明确合作社开办流程、要点,实现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共同研究、整体推进。建强社员队伍。合作社内部成立技术服务部,指导社员坚持“统一生产指导、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营销分成、统一品牌宣传”和“自主技术管理”的“五统一加一自主”的管理机制,对用肥用药、疏密间伐、嫁接技术、修剪整形等工作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培训,为提升冬枣品质、提高商品果率打下基础。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营管理。指导建立健全村*组织领办合作社章程。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财务会议制度,强化风险防控。根据1-12月份冬枣生产年历,细化合作社服务内容,建立合作社任务清单,责任到人,通过分工协作,将村*支部书记从具体的工作事务中剥离开来,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探索建立动态奖惩管理机制。实施押金入社制,每位社员入社前签订承诺书,并缴纳元押金,结合*建网格化管理机制,在合作社内部划分3-4个工作组,每组配备1名督导员,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对不按指导意见管理枣园的社员及时清退或扣除押金,对标准化管理落实到位的小组从购置化肥农业等生产原材料方面给予折扣等奖励措施。
明晰降本增收渠道,共享发展红利。为进一步解决合作社销售端难题,实现好枣卖好价、普通枣有兜底的目标,下洼镇创新推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销售模式,消除群众销售后顾之忧,为枣农吃上“定心丸”。合作社与国有公司签订产销协议后,冬枣成熟季,通过冬枣智能分选设备对冬枣糖度、色泽、大小等理化指标进行等级分选,对合作社种植的优质大棚冬枣以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国有公司与入驻电商产业园的电商企业以及百果园、河马生鲜等国内果品销售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协议,统一使用沾化冬枣独有的“一枣一世界”品牌进行包装外销,在通过国有公司的公信力赢得销售商认可的同时,实现大量优质冬枣得以高价外销,反哺合作社发展。
搭建“一个平台”,聚力实施数字经济提速增效工程
今年,总投资1亿元,在“枣恋谷”休闲庄园项目的基础上打造镇域首家全链条基地——沾化冬枣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占地总面积亩,包括沾化冬枣种植基地、电商运营培训中心、智慧农业平台、冷链物流园区和冬枣精深加工区等内容。
沾化冬枣种植基地以“*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全面推广统防统治技术,实行“五统一加一自主”管理模式,引导枣农进行精细化管理作业,打造冬枣品牌。电商运营培训中心由沾化冬枣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完善网红直播区室内配套设施,计划引进3-5支境内直播带货电商团队,真正打通电商“散而不精”的屏障,凸显能人集聚效应,拓展销售渠道。智慧农业平台突出融合创新、一馆多用的特色,引用数字沙盘、冬枣智慧种植全息展示、AR智能直播等科技化手段,以极富未来科技感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下洼镇冬枣产业状况。
冷链物流园区由国有公司枣富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导运营,与销售企业、合作社、农户签订三方协议,对符合合同标准的优质冬枣进行统购统销,把握销售定价话语权,力促好枣卖好价。项目区主要包括吨综合性冷库、全链条冬枣智能分选包装车间等,重点引进2-3套国际先进冬枣分选设备,实现冬枣糖度、色泽、大小等级分选。通过与镇域示范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筛选出优质大棚冬枣,集成销售,打造枣中“茅台”,进而有效倒逼枣农进行标准化、设施化种植,提升冬枣品质。冬枣精深加工区年内计划引进1-2家能够推动冬枣产业迅速发展的龙头企业,开发枣木雕刻、冬枣盆景、枣芽茶、枣花蜜、冬枣酒和冻干冬枣等系列产品,提高产业附加值,将一颗冬枣“吃干榨净”。
园区建成后,将成为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产业集群,真正盘“活”冬枣产业,实现“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成为全区产业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样板工程、示范标杆。
培育“一个文化”,聚力实施四季全域旅游提升工程
深挖历史资源,拉长文化链条。做足冬枣嫡祖树起源文章,总结提炼好天女献枣等文化传说和燕王扫北等历史故事,依托镇区标志物、自媒体、画册书籍和中央及省市媒体等宣传平台把冬枣产业发展历程讲深、把沾化冬枣产业的规模和水平讲透。持续办好冬枣节、枣花节、赛园赛枣等年度特色活动,组织沾化冬枣高端论坛,坚持“市场+文化”导向,将下洼百年冬枣文化底蕴与特色包装元素有效融合,全面提升沾化冬枣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行全域旅游,实现四季皆景。实施“旅游+”工程,着力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生态、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瞄准滨州城郊游和周末乡村游市场,打造主城区30分钟休闲游憩带,构建以下洼生态旅游园国家4A级景区为主线,沿秦口河打造一村一品、一步一景的全域全时段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同时,健全景区及各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升承载能力,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传播冬枣文化、讲好冬枣故事。在“十一”*金周组织开展网红直播节,将“线上文化”与“线下实景”有效连接,通过网络视角,全景展现下洼“水旱码头”“秦口河公园”枣来枣好“圆梦桥”,让女娃献枣、鲸鱼搁浅、枣乡鹊桥为大众熟知,以独特枣文化赋能沾化冬枣下洼话语权。
树立“一个样板”,聚力实施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工程
以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高标准规划“一核两轴五区”产业总体布局,以全镇9.8万亩冬枣特色产业“双增双提”为核心;以永馆路、秦口河为线,打造农旅产业融合和文旅田园融合两条乡村振兴发展轴;以万亩设施引领区、产学研示范区、企业基地创新区、三产融合文旅区和产业基础提升区为五大片区,进行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研发及推广,全面推进冬枣产业科技化、销售运营市场化和农民增收持续化,打造全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在保证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分步实施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重点工程。在前路村和王家庄科村建设余亩的6兆瓦村集体增收光伏电站;对62个村户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村民用水质量;加快建设沾化冬枣四大片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项目、沾化冬枣区域性冷链仓储项目和秦口河美丽河湖示范工程,推进镇域全范围乡村振兴。
加快发展健康文体事业,对13个村文化广场进行新建、修缮,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体活动场所;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畅树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提高村民素质。
深入推进“平安下洼”建设,深化线上线下基层矛盾调处试点工作,对下洼镇枣乡情调解室进行升级改造,重塑基层矛盾调处流程,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和网格化社会矛盾调处体系。
充分尊重民意,挖掘乡村记忆、民俗故事,明确“仁义西孙”“长寿王家”“枣趣东平”“商埠东下洼”等各村主题,新规划创建2个省级和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行差异化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以G、S国省道为重点,进行路域综合治理,依托秦口河风景资源,对水旱码头、沿河路等重点节点进行绿化亮化,逐步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优美整洁、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同时,加快25个村庄的公路路网建设,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护和运营水平,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基础保障。
通过“六个一”工作机制的有效衔接,创建“*建引领+产业转型+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闭环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一颗“小冬枣”拉动镇域“大经济”。
下洼镇将继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做好冬枣设施栽培、品种改良、电商销售、旅游观光、品牌建设和深加工文章,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坚持不懈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为推动沾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下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