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深海里有什么恐怖生物钱江晚报
TUhjnbcbe - 2024/4/8 19:39:00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薛莹通讯员张梦楠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

每年春节,我妈就会从菜市场拎来很多莫名其妙、各种品种的鱼,往我面前一掼,“我们吃个新鲜货。”

这现场,让我想到微博前几天的一个热搜话题——

#深海有什么恐怖生物#

好奇心害死猫,我去看了一眼这个帖子,然后整晚失眠。

给大家展示几个丑的并不是很惊人的

章鱼哥是你吗章鱼哥?▼▼▼

权力的游戏中的恶龙幼崽?!!▼▼▼

恐惧中,莫名又有点喜感▼▼▼

剩下一些实在难以入目的,我就不放了。

看完之后,很多网友都和我一样,发出了“深海难道不应该像《海绵宝宝》里那样peacelove吗”的疑问。

但更多的网友是在评论下疯狂

博物杂志求科普▼▼▼

#队形都是一样的#

一时间,网友们的好奇心达到了顶峰。#上学的时候求知欲咋没这么旺盛呢#

从前都是找度娘,现在变成了找博物杂志。

你们眼里的博物君真的这么神的吗?

嗯!真的神!

这上面的深海鱼,几年前他就科普过了。

比如这条在帖子中被称为“巨无霸”的深海鱼▼▼▼

博物君不仅给了它名分,还把它小时候的样子也扒了出来▼▼▼

#这是一条5岁的微博#

还有这条连渔夫都没见过的鱼,博物君直接把烹饪方法都交代了▼▼▼

#渔夫:cue我干嘛?#

网友把自己家做熟了的深海奇葩鱼端上来,给博物君鉴定。

博物君看了一眼,直接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甚至把这条鱼的外号也找了出来▼▼▼

#这无奈的小眼神#

大百科全书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博物杂志的运营,到底是位什么神仙?

这位“大仙”,被大家称为“博物君”,有时也被网友顺嘴戏称为“薄雾浓云愁永昼”的男人,就是网友口中常提到的“小亮”、“玉亮”——

张辰亮

#叫玉亮是因为之前他自己吹嘘自己有双玉手,声音是玉音#

他是中国农业大学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博物》杂志如今的策划总监,同时也是科普作家。

在春节倒计时的日子里——1月5日(就是明天)

这个神仙,被千万粉丝

的“博物君”本君——张辰亮将带着他的科普新作《海错图笔记·贰》做客钱报读书会。

除了能看到传说中的小亮,还能跟他从《海错图》入手,认识这些奇奇怪怪的海洋生物。

钱报读书会IP风云录《海错图笔记·贰》

时间

1月5日19:00

地点

黄龙万科中心星商汇客厅(杭州黄龙万科中心G座对面,工专路与文三路交叉口西南米)

刚刚提到的这本《海错图笔记》,是张辰亮专门给年前的明末的杭州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挑错写的。

聂璜这个人,放在今天来说,绝对是“背包客”这一挂的,酷爱旅行,说走就走。

几十年来,他游历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的很多沿海地区,考察海洋生物。

每看到或听说一种生物就把它画下来,画出了《海错图》。#“海错”指众多的海产品,出自《书·禹贡》:“厥贡盐絺,海物惟错”#

#古代海洋生物奇书#

这本书完成之后一直在民间流传,老百姓把它当海洋生物知识手册用,碰到不认识的鱼就拿这本书出来对一对,就跟我们现在看到不认识的海洋生物就要

博物杂志问一问差不多。

#聂璜在《海错图》上画的海鳟鱼#

后来,这本书被大太监苏培盛看到,觉得很有趣,就把这本书带入了宫中,献给了皇上,成了皇家的东西。

但这本书吧,其实并没有那么严谨和写实。

#这只鲶鱼有点搞笑的#

不过得益于苏培盛的猎奇和好心,这本书在皇家被妥善保管,一册收藏于台北故宫,剩下三册留在了北京故宫。

恰巧,留在北京故宫的这几本册子,在年后,被少年张辰亮看到了。

#读高中时的张辰亮#

张辰亮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

他从小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姥姥家。

为什么?因为“姥姥门口唱大戏。”#这是北方歌谣中的一句歌词,被小亮拿过来做调侃。#

这出“大戏”不是真正的“搭台唱戏”,而是万物集合的“大戏”。

小亮的姥姥家在北京乡下,那里有火车道、菜地、河沟和芦苇,是大自然导演的天然的剧目。

张辰亮就是在这里埋下了自己的博物梦。

有一次雨后,我看蜻蜓在水坑里款款飞旋,不时将细长的尾巴弯成弓状点进水草丛中,水面因此扩开一圈圈波纹。我就很想知道蜻蜓在做什么。在图书馆翻开昆虫的少儿读物才知道,蜻蜓点水就是在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水草上。卵孵化出来的稚虫即水虿,它常伸出勾状带爪钩的下唇,捕捉水中的蝌蚪为生。

从大人口中得不到的知识,就从科普图书中获取。

如此,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小亮,结缘了科普图书。

#张辰亮小时候的玩具#

上中学时,他去故宫玩,书画展区的一排动物画谱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其中,就有聂璜的那本《海错图》。

画谱里全是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动物的神态十分卡通,可又一本正经的学究样子,不能说是工笔画,更不能说是漫画。这些动物好像在现实中也都有原型,比如有一幅说是“井鱼”,画了一只头顶喷水的大海兽,一看就知道原型是鲸鱼。

#找不到井鱼的图,用这只被聂璜画成锦鸡的鹦鹉鱼代替下#

这本奇奇怪怪的书在这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少年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年,一听说《海错图》被故宫出版了,张辰亮立马跑到神武门旁边的售卖点,get了一本“新鲜出炉”的海错图。

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博物君”三年了。

抱着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当初的好奇少年报考了南京农业大学,之后又就读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的研究生。

年,即将硕士毕业的他,在实习期间接手运营了“博物杂志”这个机构账号。

#曾经揣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少年变成了答疑解惑者#

起初,这种官方机构号由于形象过于高冷,话题过于偏门,根本没有活跃度。

张辰亮决定用北京男孩的方式“刺激”一下这个账号,他试着用北京小爷那种“混不吝”的态度解答粉丝的问题。

“博物君,这是什么蛇?有毒吗?”照片里是盘作一团的褐色条状物,评论里一堆惊恐的吱哇乱叫。”

“绳子。”

“一只灰色大鸟在防盗窗上筑巢,‘博物君,这是什么鸟?我该怎么做?’”

“珠颈斑鸠,爱在人类窗台上孵蛋。你什么都不用做,趁它外出时把那半倒不倒的花盆扶正了就行,我看着难受。”

张辰亮对“科普”理解的很透彻。

很多搞科普的,名义是搞科普的,其实他并不了解什么叫“普”。你费劲巴拉地写完的东西没人看,怎么普?

对“科普”理解的很透彻的小亮,摸准了网友的“命门”,用这种轻松娱乐、出其不意的方式,开创了搞笑科普的先河。

严肃正经的知识点,到了张辰亮这里,都变成了易于理解的“冷笑话”。

以至于,年微博影响力的年度评选里,把博物杂志扔到了“搞笑类”里了。

#该哭还是该笑#

这种接地气的科普方式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7年时间,“博物杂志”从当初不足2万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海里有什么恐怖生物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