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10日发表题为《哪些动物会唱歌?》的文章,作者为埃玛·布赖斯。全文摘编如下:
两只小动物相对唱和,一阵阵啼鸣和啁啾之声不绝于耳。闭上眼睛听,你可能会觉得是两只小鸟在一展歌喉。但你错了。事实上,这是两只阿尔斯通唱歌鼠的歌唱,人们在中美洲的云雾森林里发现了这种体型小巧的啮齿目动物,它们通过与同伴的深情对唱来沟通。
这些唱歌鼠的声音大多在我们的听力范围之外,因此研究人员以我们能够听到的频率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以此展现它们奉上的优美交响乐。但这些小老鼠难以捕捉的声音也推翻了人们的一种普遍假设:除了人类,只有鸣禽才会歌唱。事实上,互相唱和作答的动物比你想的还要多。那么,到底是哪些物种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它们唱歌只是为了寻找伴侣和标记领地吗?或者,像我们一样,是因为它们喜欢歌唱?
美好旋律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歌声与其他声音之间的区别。很少有研究人员就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布赖恩·法雷尔的部分研究瞄准了自然界中的动物声音。法雷尔解释说,从最简单的层面来说,他们把一首歌定义为一串音调,而这些音调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形成某种类似于我们称之为旋律的东西。法雷尔对趣味科学网站的记者说,简而言之,“所有的歌曲都是声音,但并非所有的声音都是歌曲”。按照这个定义,狗吠、蛙声或蝉鸣都不是我们必定认为是歌曲的声音。
法雷尔说,再近一步,一首歌可能包含一定程度的创作,而这需要具备即兴发挥的能力。有趣的是,唱歌的动物往往也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发音的能力,而不是天生具有这种能力;据信这种灵活的学习会增强即兴发挥的能力。
这个定义是人类给出的一个高度主观的定义。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查尔斯·斯诺登说,唱歌是“我们讨论特定的动物信号子集时所用的一种简练方式,这些信号听起来很像音乐”。当我们使用这个定义时,那相当于开启了挖掘自然界中隐藏的歌剧女主角的旅程。
以墨西哥游离尾蝠为例,这种蝙蝠在交配季节时用一种尖锐的音调吸引雌性的注意力(事实上,这种音调之高让人类必须用特殊的音响设备才能收听到它)。当一只雄性蝙蝠成功吸引到潜在配偶的兴趣时,情况就变得很有趣了。根据英国《动物行为》月刊年的一项研究说,雄性蝙蝠会迅速将自己的简单歌唱中加入一连串的音符,似乎是为了让雌性保持足够长时间的兴趣与之进行交配。蝙蝠可以迅速重组这些音调组合,以确定雌性到底喜欢什么——这是在压力下即兴发挥的真实案例。
歌手众多
与此同时,长臂猿对人类作为灵长类世界中最令人赞叹的歌手的地位也发起了挑战。并非所有种类的长臂猿都会唱歌,但确实会唱歌的一类能够唱出复杂的咏叹调——在悠长的如泣如诉的声音中间杂更短促的声音,研究人员发现这也是歌剧演员常用的一种发声机制。它们的组合也依赖于具体环境: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长臂猿的捕食警告有一串独特的声音,在常规叫声中听不到。此外,有一些长臂猿配偶还以善于唱二重唱而著称,专家认为这种二重唱有助于加强社交纽带,并标记它们的领土,不让其他结成对的长臂猿进入。
然而,这些灵长类动物并不是唯一喜欢合唱的动物。阿尔斯通唱歌鼠也唱二重唱,而且它们的歌唱方式彬彬有礼。这种老鼠通常会发出一连串快节奏的啁啾声(它们的歌声中可能包含近个音符),但研究表明,其中一只老鼠的歌声永远不会打断另一只老鼠的歌声。事实上,在同伴唱完后,每只老鼠都会暂停片刻,然后才开始自己的演唱。神经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这种暂停能力的神经基础,以弄清这对我们人类对话的进化基础有何启示,而人类的对话可能也基于这种轮换机制。
与此同时,要讨论唱歌的问题还不能不提一下驼背鲸的美妙歌声。年,美国生物学家罗杰·佩恩首次将鲸鱼的歌声录成唱片,并将之进行广泛推广,这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法雷尔说,这些深情的歌声带来了巨大影响,以至于人们都认为它们帮助推动了整个70年代反对捕鲸的浪潮,并最终几乎在全球范围内暂停捕鲸活动。
佩恩的录音还首次显示,这些鲸鱼的低吟浅唱中包括了独特的、反复的主题。法雷尔说,佩恩“确实是第一个发现鲸鱼这种持续20分钟的发声实际上是一段乐曲的”。从那以后,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一群鲸鱼拥有独特的歌声,可以以此识别它们,而包括虎鲸和白鲸在内的其他鲸鱼也会唱歌。
为何放歌
那唱什么呢?这些只是地球上少数几个唱歌的物种,而且还取决于我们对动物的原始旋律的定义方式,或许还有更多的动物也会唱歌。但是,为什么有些动物会唱歌,而不是汪汪地叫、咩咩地叫或者嗡嗡地叫呢?法雷尔说,除了竞争领地、配偶和食物,居住在同一个声音空间内的动物还不得不“为了带宽”而竞争,以便让同类听到自己的声音。事实表明,歌唱具有远距离传播的优势,而且能够在长长的反复吟唱中携带大量信息。标记领地、警告别的动物注意猎食者或者用令人印象深刻的歌唱追求配偶时,唱歌的方式还是很有用的,就像游离尾翼蝙蝠一样。
但除了这些功能性作用,还有动物会为纯粹享受歌唱的乐趣而歌唱吗?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一定正确的答案。但法雷尔说,我们确实知道动物也会找乐子,它们也有“情感生活”。他说:“这两点是公认的,这方面有大量的文献。”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会对音乐做出情绪化的反应。
例如,研究人员研究了莫扎特的乐曲对老鼠的影响,老鼠能听到音乐中最高频率的音调,而且他们发现,音乐能降低老鼠的血压,这通常与平静的感觉有关。为了证实这些发现,斯诺登决定更进一步:13年前,他开始与一位名叫戴维·特耶的大提琴家合作,以确定如果他们专门为动物谱曲,这种联系是否还成立。他们猜测,如果音乐中包含在这些动物的发声和听力范围内的频率,并出现根据它们的心跳或发声模式编排的熟悉节奏,那么它们更有可能对音乐做出反应。
如何欣赏
斯诺登和特耶开展了两项单独的研究,研究猫和一种名为绒顶柽柳猴的猴子,衡量这些动物对斯诺登和特耶作曲的一系列实验性动物歌曲的反应。首先,他们为绒顶柽柳猴谱写了两首独特的旋律:一种是尖锐的、断续的节奏,让这些猴子想到令人激动不安的鸣叫声;另一种是高调的啸声。他们还为猫谱写了一串滑奏,背景则是与猫开心时发出的呜呜声相匹配的节奏。
在两项研究中,专门谱写的音乐都激起了反应。
他们年有关绒顶柽柳猴的研究发表在英国《生物学通讯》杂志上,研究表明他们可以成功地根据所演奏的曲调让这些猴子安静或者兴奋起来。此外,于年发表在荷兰《应用动物行为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中,他们专为猫创作的乐曲吸引了猫咪的兴趣,与扬声器里播放的一般曲调相比,猫咪们更愿意接近和摩擦播放与众不同歌谣的扬声器,这是猫咪们心满意足的表现。
斯诺登说:“这表明音乐有情感,如果我们掌控这些情感因素,就可以改变动物的行为。”他说,事实上,当另一批研究人员在一家兽医诊所的实际环境中测试上述为猫咪谱写的曲子时,“他们发现,在兽医检查时演奏为猫创作的音乐,会比演奏人类的音乐或者悄无声息让这些动物更加平静”。
斯诺登说,为动物创作的乐曲能够对动物产生这种作用促使人们开始思考,音乐的情感冲击可能有着比我们意识到的更深层的进化根源,这可能揭示音乐对人类的深刻影响。目前人们正在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我们能否由此断定,动物唱歌纯粹是为了享受?法雷尔倾向于认为,动物的曲调中含有情感因素,但证实这一点超出了我们目前的研究能力。他还说,“最有意思的问题是最难测试的”。
想想长臂猿开心的呼喊、唱歌鼠充满感情的啁啾和鲸鱼唱出的深情旋律,很难相信动物的歌唱中没有交织着感情和欢乐。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谜了。
资料图片:3月12日,哈尔滨极地公园的白鲸在表演节目。新华社发(张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