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80130/6032498.html北海雕塑家张雪凝女士“六一”要给学校赠送《我的动物故事》,这本书是她设计的封面和画的插图,邀请作者去和学生们交流一下。我有些发怵。我一直觉得能和中小学生交流是一种本事。敷衍的做法当然有,弄一篇讲稿,充斥各种大词,谆(好)谆(为)教(人)诲(师)一通,别人不知所云不要紧,但把自己弄得面目可憎,又何必呢?这种本事说穿了就是要会讲故事。会编段子的人多,会讲故事的少。让学生听得进,还要让他们听得懂,最好还让他们听着乐,除了讲故事别无他途。而对人讲故事,对象超过30个,差不多就得会说书,得配上竹板或锣鼓钹之类。我是第N次到第二实验学校。感觉像是第一次。我猜想是因为荔枝熟了的缘故。以前来都没遇上荔枝结果,所以对满园的荔枝树视而不见。所以如果你是一棵果树,就一定要结果,就像你是一只鸟,一定要学会飞。忽然觉得,这个道理似乎值得和学生们分享一下。现场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不知道学校组织了那么多学生,我猜想超过了人。而且是在校园里,“露天作业”。露天意味着自由,自由地说话,自由地走动,自由地东张西望,自由地自得其乐,不同于教室,教室意味着安静和秩序,不听话可以敲黑板。西谚说一个女人等于只鸭子,推算一下,一名小学生应该等于只知了吧。50万多只“知了”坐在枝头缀满红荔的树阴下。直到一个学生给我戴上红领巾时,我脑袋还是懵的。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上台了,感觉自己也像一只鸭子,不是对春江水暖先知知觉的那只,而是被赶着上架的那只。我拿着话筒,像歌迷见到歌星,猴子遇到猩猩,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开始了一只“鸭子”与“知了”们的对话。好在胡卫琼校长“诱导”了一下,“蝉鸣”声小了些。我感觉还是老师有办法,她拍着手说“初一班的静一静,初一班好样的”,初一班像开水停止了沸腾;她说“四年级的能不能也做到?”四年级像蚕房里停止了吃叶子,也静了下来。看来,“没比较,没伤害”,不,应该说“没比较,没激励”真的一点没错。我说: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祝你们六一节快乐!然后我说:这是我第二次在这样的场合讲话,我说很激动那是假的,但紧张却是真的。我发现这种幽默根本没有用,并没有期待中的效果。学生们“笑点”太高了,要是换个场合,领导说一句“该去吃饭了”,大家就会笑起来。“知了”们该出神的出神,该说话的说话,该互相瞪眼睛的互相瞪眼睛。当然,他们也纷纷在老师的引导下鼓了掌。鼓掌有时只是鼓掌,你懂的!学生们在表演我说:六一节你们理应快乐。我发现你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叫“善乐博雅”,所以“乐”不仅是你们的天性,也是学校的要求。我说:但我要告诉你们,读书快乐是种误会,说准确点,读书的结果会带来快乐,但读书的过程不会很快乐。古人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避免读书时打瞌睡,这只有哎哟叫痛,怎么可能有快乐?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读书也不能总那么紧张,我小时候念书时学校墙壁有八个字,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松弛的时候就是快乐和活泼的时候,在读书中一定要学会寻找快乐,这样才能学得更好。我说:你们不能到网吧、游戏室那里去找快乐,家长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而且未成年人到那里违法,因为那里的快乐有害。你们可以到体育场去,打球、跑步、做游戏;还有一个更容易找到快乐的地方,那就是大自然。我说:你们清明可以去踏青,重阳可以去登高,周末可以去郊游,去和花鸟虫鱼、与花草树木交朋友,那里有许多快乐,像我这本书里写的那样。这本书里写的就是小时候我和各种动物打交道的快乐故事。我说:热爱自然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先得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大自然比所有的课堂都要有趣、都要生动,能激发你的好奇心。比如校园这些荔枝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一些荔枝不是结在树头上,而是结在树干上。据说只有老荔枝树才有。这是为什么?谁找到答案,谁就有可能成为研究生,成为博士。我说:张雪凝阿姨送给你们这本书,很值得看。这本书的封面太好了,插图也很漂亮,它让我想起好多成语,“锦上添花、蓬筚生辉、买椟还珠”,我觉得用“蓬筚生辉”比较恰当,“买椟还珠”也行,书的内容我不能说不好,但封面和插图更好。路边和街头有好多她做的雕塑,有人有动物,大鲸鱼、海豚、海鱼和鸟,她为什么雕得这么有趣,因为她善于观察,从小喜欢大自然,喜欢动植物。长在树干上的荔枝我不知不觉犯了毛病,想好了要讲故事,我却讲起了道理。我前面讲过,跟中小学生不应该讲道理,所以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只记得两个人,一个孙敬修,一个鞠萍姐姐。我发现似乎只有前面的一些学生在听,更多的人千姿百态,有的托腮望天,有的不托腮望天;有的在交头接耳,有的不交头接耳;有的互相瞪眼睛,有的不互相瞪眼睛;有的在地上划圈圈,有的不划圈圈。我越讲越沮丧,说出的每句话像是别人嘴里吐出来的,于是我再次祝大家“六一”节快乐,匆忙走下了台。其实我事先想过的,我应该讲我小时候捉*鳝捉到了蛇,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经历;讲我用蜘蛛网粘到蜻蜓,然后把松针捅进蜻蜓的长尾巴,看着它们笨重地飞翔;讲我放学后杀气腾腾,手执弹弓,把屋脊的麻雀吓得哭爹叫娘;讲我在学校的大栎树下把大马蜂扣进玻璃瓶,欣赏它们在里头“前途光明,没有出路”……有人曾经对我说,你净写这些“残害动物”的坏事,还标榜热爱自然。是的,这就是我与动物打交道的真实写照。小时候我热爱它们,所以这样对待它们,而不是躲着它们。现在它们越来越少了,但跟我小时候伤害它们没有任何关系。我爱着那些饭碗虫、雷公狗(四脚蛇)、蟋蟀、*蜂、青油虫、马狂螂(螳螂)、蚱蜢(蝗虫)、屎壳螂、荧火虫、灶公鸡,菩萨鱼、蚯蚓、*蟮和泥鳅,爱着蚊子、苍蝇和老鼠,还有现在绰号“小强”的蟑螂。我热爱它们,整蛊它们,将它们开膛破肚,大卸八块。我与它们相爱相杀。我与它们打交道时,我被*蜂蜇过,被蚂蝗叮过,被毛毛虫弄得胳膊流脓水;还差点被蛇咬,现在还留下算不出面积的阴影。但我们是“同伴”。顽皮时我就成了“马骝(猴子)”;认不出生字则是老师嘴里的“猪”或“罗非鱼”;一个长腿同学叫做“长竹拐”——一种生活在池塘边的长腿青蛙,也许是青蛙的表哥,谁知道!我有一次与同学打架输了,一位堂伯说你哭得像条“鲩鱼”一样。所以我虽然虐待和伤害它们,但我们是平等的,我只是出于好奇。小孩不好奇那是得了“自闭症”,现在得“自闭症”的太多了,我猜想跟没有了这么多动物做玩伴不无关系。我想说,童年的爱是感性的,没有成人的道德色彩和功利心。如果你不脱离语境,不把这句话搬到别的地方,我还想告诉你,没有道德的爱才是纯粹的。但这道理太深奥了,我无法跟中小学生讲明白。小孩爱一样东西,想到的是占有,想干嘛干嘛,因为这是“我”的。我庆幸我长大了还保持着这种天性。有一次看到朋友一个粉红嫩白、眼睛溜圆、脸蛋胖嘟嘟的小孩,我忍不住对他说:“真想一口把你吃了!”六一节,亲爱的小朋友,我本想去跟你们讲故事,却一不小心变成了布道,阿弥陀佛!(感谢转发、留言、赞赏或点击“在看”)欲知《我的动物故事》,可点击:
我的动物故事你的童年拼图
那只让人触目惊心的老鼠
此书如镜照见童年
狐眼碌碌
不为稻粱谋嘤鸣乃我求